26.7.13

CAPERS | 續隨子

Capers這種果實的英文名稱中文簡單得多,皆因我在壟斷超市看到的翻譯有3個不同的版本,忍不住在網上翻查。

黃色標籤價錢牌上寫著:
CAPERS - 水瓜柳
CAPERS - 續隨子
CAPERS - 續隨子花蕾

除了品牌、生產地、處理方法、大小和價錢不同之外,應該沒有分別了。

原來水瓜柳基本上跟山柑屬續隨子花蕾一樣,但大戟屬的續隨子好像是多用來做藥材的。前者在南美洲和地中海一帶很普遍,用作去腥味的材料,不知道是否因為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在喜歡吃海鮮的國家都出現呢?大自然果然把我們照顧得很周到。台灣的譯名又不一樣,叫做酸豆;味對形對,似豆非豆。另外,它的別名也很可愛:刺山柑、馬檳榔、西洋風蝶木,但我還是覺得大戟屬的續隨子名字更貼切:千金子、千兩金、菩薩豆、拒冬、聯步。

一般在瓶子裡的都屬於山柑類,用於煮食。(有些包裝上會直譯山柑) 要注意的是續隨子的花蕾的味道比成熟的續隨子濃得多,所以如果寫著Caper berries的大多數像橄欖一樣處理,例如油浸或鹽水浸,吃法相近,常用於希臘的頭盤小菜。續隨子花蕾普遍曬乾然後進行醃製,有用醋也有用粗鹽的;前者因為吸收醋酸味,所以不太顯(本身的)味道,想一嚐天然味道就要買粗鹽醃製的,一放進口會先覺得鹹鹹的,然後慢慢會嚐到酸和甘的味道。常用於PASTA、PIZZA、SALAD,還有煙三文魚。其實它隱藏在很多醬汁裡,例如TARTAR醬,因為它的酸味感覺清新,所以配熱氣滯口的菜式一流,意大利炸雞(CHICKEN PICCATA)就是其中一種,同樣道理用來配炸魚薯條也很好啊,代替檸檬或者橄欖也可以。有些人更把它加入MARTINI呢!而地中海人也會把植物的葉子用水煮或直接醃製,加入沙律或有魚的菜式裡;風乾的葉子就會用於製作芝士。因為續隨子以人手採摘,價格一般都不會太便宜,公平貿易/有機的就當然更貴了。

原來續隨子是根據大小來區分的:(通常越細小價錢越高)
On-pareil (up to 7 mm) (我買了這一種,用粗鹽醃製,很配沙律,是吃全素的人的ANCHOVY!)

Surfines (7–8 mm)
Capucines (8–9 mm)
Capotes (9–11 mm)
Fines (11–13 mm)
Grusas (14+ mm)

買了這瓶,HKD20.80

另外,大戟屬的續隨子記載在《本草綱目》,李時珍提到的藥用價值包括利尿、消炎、抗癌和鎮痛作用,但因為其種子油性有毒,會刺激腸胃,亂吃會導致腹瀉和嘔吐;有趣的是植物莖部的乳液塗在皮膚上會引致脫毛,試不試由你,嘿嘿...

Alrighty, have to get ready for the chicken curry night, if I am going to share the recipe it is going to be a good one, if not...you know what happened. Ciao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